发布
首页 > 区块链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从源码资本投资策略看风投圈创业者的焦虑与笃定 金融直播系统的源码(真没想到)

2023-11-20

 

“股权投资这个行业5年后会怎么样?背后驱动变化的要素是什么?你怎么做差异化?你的路径是什么?”边界、核心,组织建设,那些投资人一遍遍问过创业者的问题,也同样是资本圈创业者需要面对的。

根据新财观察认知系统,2014年才成立的源码资本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投出了80余家企业,而红杉资本在近10年时间,也只投资了150余个项目。

这背后,我们看到了焦虑,也看到了笃定,和其他赛道创业者并无两样。

源码资本创始人曹毅将机构投资策略分为“阵地战”和“点射”两种。

作为投资的阵地战,“首先要把战略地图清楚描绘,敌人是谁,该用什么武器,作战时间点,一清二楚。

即,从大趋势中围猎赛道,从中识别出领跑者。

老牌美元基金无一不从中获益,其中尤以红杉最为经典。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曾这样阐述他们的理解,“我们去抓的新趋势,是每个产业的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渐显现出的机遇”。

对于这样的赛道,新财观察也曾形象地总结为因为技术或者需求的突破性变化带来的新老交替现象。

“点射”则不然,没有计划,没有地图,甚至你都不知道在寻找什么样的东西,它会以何种方式出现,快手、斗鱼、今日头条即是这样的物种。

投资人很难精准预料到这样的公司何时何地出现,而且在投资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它已经快速疯长。

晨兴合伙人刘芹曾分析,年轻的投资人对精准投资即“点射”这个技能的掌握存在很大问题。

对于创业者来说,平原厮杀和雨林狙击这样的比喻或更贴切。

平原厮杀的赛道创业者,投资机构只要居高地即可洞察时势,择其优者重仓。

而雨林狙击,投资机构则承受和创业者一样的下注压力。

伴随业界热议的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留给2014年左右成立的VC2.0们投出好项目的机会同样不多,但曹毅仍然相信真正的创新还是会发生在“投”环节,募资、管理和退出基于投资创新做相应的优化。

源码资本认为,好的赛道有几个明显特征:行业格局还在变化中,老牌基金没有重兵压境。

如果这个领域基金内部足够清晰,外部视角却存在争议,会更理想。

有争议的赛道往往也蕴含后来者的机会,可点射、可围歼,只要你战略清晰,只要你执行坚决。

经过系统化的分析梳理,源码资本提出了三横九纵的投资地图。

在过滤掉移动电商、O2O、 大文娱、教育、医疗等行业,源码资本最终锁定了产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服务互联网。

2015年前后,源码的投资目录里,出现了大量资产端项目。

这些项目或者优化存量,或者激发增量。

但当项目开始往前走的时候,源码资本发现激发增量在早期见效最快,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太多改变的动力,优化存量用户的需求并不迫切。

最终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成了源码打开互联网金融的钥匙。

给出市场假设,通过投资验证假设,根据反馈不断调整下注。

这样的商业策略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益创业MVP。

所不同的是,投资机构可以通过配置投资组合,来保证赢面。

而创业者往往只能在一条路径上加注。

2018年年初,原金山CEO张宏江博士退休后进入源码担任投资合伙人,帮助基金投资布局AI产业。

张宏江认为AI领域成功突围的公司应该符合三个条件:现实中存在应用场景, 能够持续获得大量的数据,拥有强大的团队。

同互联网一样,AI如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一个产业,因为一切产业都需要+AI。

在新财观察旧文中提到:在2017年AlphaGo引发的人工智能风投狂潮,远非上一阶段的BI所能比拟,仅2017年一年AI投资金额已过千亿,相比上一年度400亿投资规模,增加近一个量级。

与此对应的是投资事件则呈下降趋势,创业团队分层趋势明显。

在资本市场、人才市场、区域产业政策上,AI带来的竞争都异常激烈。

是点射,还是阵地战,或许需要二者完美结合才能获得最大回报。

从中创业者可以看到,投资机构并不是商业计划的考官,他们和创业者其实是同一命题下的不同产业分工。

创业融资2VC的过程,最终是要在组织边界之外找到有相同价值观的资本“合伙人”。

文章点评
相关新闻